首页 产品服务 警用巡逻机器人
警用巡逻机器人
公共安全领域突出问题

1.警力资源错配:
目前,30%的常规巡逻任务消耗了80%的基层警力,导致警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影响了警务工作的整体效率。
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警力资源错配的问题,将警力从常规巡逻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有针对性的警务工作中。

2.防控体系漏洞:
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不足65%,存在防控体系漏洞,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可以与视频监控系统协同工作,填补监控盲区,提升重点区域的防控能力,增强公共安全防控体系的完整性。


3.应急响应瓶颈:
在重大活动安保中,应急响应延迟率高达42%,严重影响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效率。

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到达现场,协助警方进行处置,有效提升应急响应速度,突破应急响应瓶颈。



三位一体建设理念

1.政治性:
采用自主可控技术体系,确保国产化率超过85%,保障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自主性和安全性。
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将遵循国家政策导向,符合政治要求,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2.人民性:

提供7×24小时群众服务接口,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服务的需求,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将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3.法治性:

严格遵守《警务装备使用管理条例》,确保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法治性是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重要原则,保障其在法律框架内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产品介绍

警用巡逻机器人是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电一体化等前沿技术的新型警用装备。外观通常设计为具有稳定结构的轮式或履带式机体,配备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麦克风、扬声器以及各类检测模块。通过预设程序和实时算法,能自主规划巡逻路线,还可远程操控。机器人内置高性能处理器,能快速处理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并与指挥中心实时通信,实现信息交互与协同作业 。
 
应用场景
1. 城市街道巡逻:在繁华商业街、主要交通干道、人员密集广场等地,对可疑人员、车辆进行监控与排查,及时发现治安隐患与交通违规行为,24小时不间断巡逻,弥补警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
 
2. 大型活动安保:如演唱会、体育赛事、展会等,协助警方维持现场秩序,引导人流,利用人群密度监测功能预防踩踏等事故,还能快速响应突发事件,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3. 园区巡逻:包括工业园区、校园、住宅小区等,对园区周界进行监控,防止非法入侵,同时对园区内公共区域进行巡查,保障园区内人员财产安全,提升园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4. 特殊区域巡逻:如边境线、核电站、仓库等重要且敏感区域,凭借自身不惧恶劣环境、可远程操作的特点,执行危险或不适宜人工长时间值守的巡逻任务,保障关键区域安全 。


社会效益
1.见警率提升:
重点区域见警率提升至98%,通过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的辅助巡逻,显著提高了重点区域的警力可见度,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高见警率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提升了公共安全防控能力,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安全感指数提升:

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2.5分(按照国家统计局标准),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的应用提升了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高安全感指数反映了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3.警力释放:

基层警力释放率达30- 40%,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承担了部分常规巡逻任务,使警力能够从繁重的巡逻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有针对性的警务工作中。
警力的有效释放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整体效率,优化了警力资源配置,提升了公安部门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整体解决方案
total solution